政策解读

联系我们

洛阳华合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网址:http://www.lyhhipr.com

联系人:李经理

客服电话:0379-64316431

手机:暂无

微信:暂无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天元自贸港1号楼5层

政策解读

  • 支持民企发展,这些金融举措来了!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支持民企发展,这些金融举措来了!

    新华社记者吴雨、刘慧、张千千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推出25条具体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通过记者梳理,一起看看这些举措将如何支持民企融资。

    利好一: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具体举措: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健全适应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组织架构和产品服务;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等。

    记者解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首先体现在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一系列举措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同时通过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将获得更有力的信贷支持。

    利好二: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具体举措: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首贷客户培育拓展行动;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推广“信易贷”模式等。

    记者解读:缺乏抵押物、缺少可供参考的信用信息……这些因素常常令民营企业被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支持民营企业需要从首贷和信用贷款“破冰”。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一方面将加强与发展改革和行业管理部门、工商联、商会协会对接合作,挖掘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资需求的优质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将加强科技赋能,推出更多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持续扩大信用贷款规模。

    利好三: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具体举措: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进一步完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促进供应链票据规范发展等。

    记者解读:部分民企单体信用资质较弱,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将民营小微企业嵌入整体产业链供应链,有助于部分解决民营企业信用评级较低、无抵押物等难题,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利好四: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具体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注册发行科创票据、科创债券、股债结合类产品、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等;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稳定存量;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养老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营企业债券……

    记者解读:针对民营企业债券认可度较低的痛点,进一步发挥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增信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民企债券的配置,有助于降低民企债券融资门槛,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或将通过债券融资渠道进一步满足。

    利好五: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

    具体举措: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稳步拓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创新业务试点;发挥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作用等。

    记者解读: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需要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将更加市场化。与此同时,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也将更加顺畅。值得关注的是,通知中的一系列举措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更早期阶段也非常关注,对于更好发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融资支持作用进行了部署。

    利好六: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

    具体举措: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行动;扩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优化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等。

    记者解读: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可有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通知提出“扩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有望惠及更多企业,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强化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拓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为了让利好举措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还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正向激励,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将指导金融机构抓紧落实通知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同时,加强统计监测和政策效果评估,确保政策惠及民营企业。


    发布时间:2023-11-28
  • “蓝天”行动:挥利剑、出重拳!57件无资质专利代理行政处罚案件公示(第四批)

    为进一步加大对专利、商标代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更加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地持续严厉打击各类突出的专利、商标代理违法违规行为。其中,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对专利代理市场秩序、专利质量、委托人利益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自2020年起,我局已连续三年对各地无资质专利代理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中公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震慑作用明显。近段时期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各地继续办理了一批无资质专利代理案件,涉及13个省份的57家机构及个人,共计罚没金额529万元,现将因无资质专利代理受处罚机构或自然人姓名汇总公示。

    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90255583.png

    发布时间:2023-11-28
  • 河南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

    11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对做好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作进一步部署,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通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河南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知识产权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打造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塑造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河南样板。明确“政府引导、银保协同、中介增信、平台助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思想,实现政银保担同向发力,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施创新驱动、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通知》保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坚持风险可控、遵循市场导向”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科创领域倾斜,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建设、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产品创新、考核激励、专业能力等方面明显提升;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金额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力争年累放贷款金额、年累放贷款户数逐年合理增长;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尚未开展该项业务的,尽快实现“首贷”突破,并持续合理增长;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品种持续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增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显著提高,有力支持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知》围绕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方面重点内容部署了19项主要措施。一是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制机制,积极向总行争取政策倾斜,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业服务体系,建立符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的投信审批模式,建立尽职免责机制,适度提高监管容忍度,建立专门考核机制。二是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和服务体系。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强化信用信息平台利用,建立白名单筛选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破解价值评估难题,探索拓宽质物处置渠道。三是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利用政府奖励补偿政策,加强专业人才储备。

    下一步,河南将从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风险补偿和分担、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落实机构主体责任、强化信息报送及动态监测和开展评价指导等方面着手,强化组织保障,全面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见效,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高质量发展。(凌天鹏 胡士林)


    发布时间:2023-11-23
  • 弘扬亚太合作初心 领航繁荣进步新程——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弘扬亚太合作初心 领航繁荣进步新程——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当地时间11月17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团结合作 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深刻洞悉时代发展大势,弘扬亚太合作初心,为共同打造亚太发展下一个“黄金三十年”指明方向、注入动力。相信中国将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为地区乃至全世界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应对挑战 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

    “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亚太带到本世纪中叶?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作用?”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之际,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呼吁亚太地区领导人深入思考亚太发展的时代之问,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

    “这是大国领导人对亚太地区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是着眼亚太经济合作前景、放眼全球经济增长前途的方向性讲话。”

    阿万表示,亚太地区始终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沿,而中国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再次彰显过去十年来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中秉持的原则与精神,为下一步亚太地区深化合作指明方向,为亚太地区未来发展描绘蓝图。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必将获得世界各国普遍欢迎和认可。”俄罗斯-亚洲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主席曼克维奇指出,亚太地区对世界具有特殊意义,其未来发展方向尤为关键。布特拉加亚愿景的落实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实现其宏伟目标需要坚持对话、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互利共赢。“很高兴看到,这得到了亚太地区的广泛支持。”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凸显中国在全球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坚定不移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通过深化改革,中国不断扩大内需与进口,为周边及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智利塔拉帕卡大学经济学家费尔南多·卡夫拉莱斯说,太平洋国家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舞台,中国作为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为亚洲与拉美建立、拓宽互相交流的渠道作出重要贡献。

    高质量增长 做大亚太发展蛋糕

    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的四点建议,表示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

    墨西哥城自治大学国际政治研究员爱德华多·齐利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非常赞同。他说,中国在全球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位居前列,这离不开公共政策推动,尤其是在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视与投入。“我们期待能在新兴产业等领域同中国开展更多对话。”

    “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说,“中国持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和不断完善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进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高质量发展。”

    近期,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51个国家、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踊跃与会,形成了458项成果,中国金融机构成立7800亿元人民币的“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窗口,中外企业达成972亿美元的商业合作协议。多国人士对此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开放导向”的最佳注解。

    在卢旺达国际经济学教授埃吉德·卡鲁兰加看来,“习近平主席呼吁亚太地区坚持开放导向,加快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这符合亚太地区的共同利益。”

    以沙特阿拉伯红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例,沙特国际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的支持。这一由中国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参股建设的项目为红海度假区提供了综合智慧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保障全天候绿色能源供应及存储。

    “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中国始终致力于和共建国家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催生出许多新的增长点,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沙巴尼说。

    新西兰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成员布雷特·赖利曾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正在迅速改变交通工具的能源系统。我认为,新西兰在节能领域与中国会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从助力老挝实现“陆锁国”变“陆联国”梦想的中老铁路,到跑出东南亚“最快速度”、让印度尼西亚迈入“高铁时代”的雅万高铁,从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两国双园”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到泰国鲁班工坊多年来为泰国及地区国家源源不断培养青年技能人才……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坚持普惠共享,坚持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对外交往的初心与原则就是普惠共享,这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国际合作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应是双赢和多赢的共同发展。”《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科尔茹姆巴耶夫说。

    团结合作 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是要取代谁。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我愿同各位同事一道努力,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在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关于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的论述令人振奋!”金平说,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亚太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张,将为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注入新动能,也将使世界其他地区受益。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再次指明亚太地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匈牙利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对此感触颇深,“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将为亚太地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创造有利环境,也将为世界其他地区国家提供巨大机遇。”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塞巴斯蒂安·舒尔茨认为,中国对世界发展繁荣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借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再次表明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和有益经验。

    “我非常认同中国在促进亚太地区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亚洲事务研究专家艾哈迈德·坎迪勒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域内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方面的合作。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也将对全世界和亚太地区实现共同愿景发挥重要作用。”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指出,建设亚太共同体是亚太各国和平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不仅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格局与担当,也是符合亚太地区根本利益的理性选择,增强了亚太地区的信心和安全感。

    在卢旺达经济和政治事务专家鲁萨·巴吉里夏看来,中国不仅自身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还为世界各国现代化作出贡献,这为同样渴望和平发展的国家带来了希望。中国为推动建设亚太地区美好未来发挥着关键作用,“期待中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密切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杨威、谢琳、何毅、邱夏)


    发布时间:2023-11-23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度第二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的通知

    国知办函服字〔2023〕9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各地方有关中心:

    为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机构间经验分享交流,发挥公共服务优秀实践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更好服务创新创业主体,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我局组织了2023年第二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征集和评选。

    现将第二批20个优秀案例名单予以公布。案例详情将通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重要网点交流研讨活动、优秀案例分享活动等进行发布和解读。各省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推广,组织本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学习借鉴优秀案例经验做法,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支撑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2023年度第二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名单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2023年11月13日

    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84961180.jp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57273220.jp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57156657.jpg

    发布时间:2023-11-23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通报的34件官方标志初步纳入保护的公告(第552号)

    为履行我国加入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有关规定,现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于2023年9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的34件官方标志初步纳入保护。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于上述标志纳入保护如有异议,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有关规定,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书面提出,并随附证据说明理由。

    上述标志与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书面提出异议,并随附证据说明理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国家知识产权局业务受理大厅(注明:官方标志)

    邮政编码:100088

    联系电话:010-62086534

    特此公告。

    附件:1.2023年9月3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通报的22件徽章、国旗、国徽、官方检验印章等国家徽记

    2.2023年9月3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通报的12件政府间国际组织徽章、名称、名称缩写等徽记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3年11月3日


    发布时间:2023-11-15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确定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通知

    国知办函运字〔2023〕8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各地方有关中心:

    为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进一步探索形成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及时总结宣传地理标志兴农的先进经验和生动实践,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报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通知》(国知办函运字〔2022〕975号),经组织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80个案例为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见附件)。案例内容将陆续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有关媒体等予以公布和推介。

    请各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结合案例宣传推广,积极借鉴相关经验做法,多措并举推进提质强基、品牌建设、产业强链、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加速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有力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和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2023年11月1日

    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84237481.jp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29483276.jp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16210257.jp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93560706.jp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62131954.jpg

    发布时间:2023-11-15
  • 提升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

    聚焦《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国新办10月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方案相关情况作出解读。

    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效益

    “方案旨在通过组织实施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从提升专利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切实解决专利转化运用的源头质量问题、主体动力问题、市场渠道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专利转化运用效益,更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人任爱光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做好高质量知识产权组合布局,做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并强化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方磊说,近年来,中央企业加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领域培育更多高价值专利,并引导企业深入挖掘存量专利价值,持续提升专利转化率。

    方案提出,“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工作相关负责人杜墨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体系,支持银行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研发提供贷款,继续扩大质押登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试点。

    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9月,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7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万件。”申长雨说,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多措并举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近年来,教育部重点从“提升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大因素着手,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指导高校加大成果转化奖励力度的同时,创新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2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专利达2.9万次,比2020年增长60.2%。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

    申长雨说,我国将进一步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全面盘点存量专利,让企业对专利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价反馈,并加强推广对接和资源匹配,促进专利高效转化。

    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知识产权是一项国际规则,是国际贸易的‘标配’,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是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申长雨说,我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

    据介绍,我国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与32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有力促进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还积极建立和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专利布局实现双向增长,中国申请人在共建国家的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23.8%,共建国家在华的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到9.8%。”申长雨说。

    方案提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等开展专利推广应用和普惠共享,鼓励国际绿色技术知识产权开放实施。

    申长雨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建设创新之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来源:新华社 记者 宋晨 张泉)

    发布时间:2023-11-09
  • 《关于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的指引》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任务部署,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强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质量监管,助力创新主体高效合理使用海牙体系开展全球产品布局,促进外观设计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编写了《关于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的指引》,供相关创新主体参考使用。

    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52106729.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70405882.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37955855.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37962506.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72290096.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96494691.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87779221.pnghttps://server.lyhhipr.com/images/upload/a33635223.png

    发布时间:2023-11-07

暂无数据